时间:2010年5月31日
来源:肯同周例会宋总讲话
整理:江波
我曾经不止一次的在屈臣氏遭遇过“被插队”的经历,那是一种很不好的感觉。出于对他人隐私的尊重,我在排队结账时总习惯与前面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,可就是这段仅仅一米的小小间隙,在短短10分钟内,却7次被人“无视”而直接插队。有的人在被我提示之后,连忙道歉,退后排队。而有的人直接无视,脸不红心不跳,插队成了理所当然、天经地义的事情。
上述情况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。一是“尊重他人的意识”被集体遗忘或者忽略了。但凡脑子里有一点“尊重他人”这种观念的人,“排队”这个现代文明基本的“公序良俗”,都会被自觉遵守和谨记;二是一些人缺乏起码的平等意识。他们根本感觉不到“尊重”和“平等”的意义何在,总是一副“唯我最大”的德行。这样的人,以类似“成功插队”的行为为自己炫耀的资本,属于社会的垃圾,注定要被淘汰。
可能大家都会觉得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常见,每次自己碰到,总闹的心情不愉快。怎么解决这个问题,就是我今天要强调的重点。
先说平等的意识。平等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,但其内在的涵义却有很多,比如社会大环境的平等、平等的制度、平等的氛围等,但我今天要讲的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平等意识。正如上文所说,人生中、工作中,有很多人,利用职权,或者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,处处刁难,甚至欺骗别人,以此来寻求某种利益,或者满足自己的畸形心态。在这些人的作祟下,导致我们的生活很不愉快,我们的工作有时候很难正常开展。这时候我们就要有“平等”的心态。什么是平等的心态,就是要从根本上认识自己、认识工作的本质。大家都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,只是分工不同、职位不同。每个人的能力可能有差异,但彼此之间平等沟通、交流、合作的权利是没有差异的。那些盛气凌人的人、那些居高临下的人,他们摆出那副样子,目的无非是两个,一个是从你身上找到“炫耀”的乐趣,这是一种恶趣味;另一个则是谋取一些其他的见不得光的利益,这叫“以权谋私”。
肯同是一个健康的企业。在这个的团队,我们是抵制这些不健康的行为的。那么我们要顺利的、愉快的开展工作,就必须要有平等的意识,在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保持良好的心态,从而平心静气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只要心态平和,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可以有很多方法,比如对于蛮横的刁难,可以根据法律据理力争,或者向其上级投诉;对于那些索取灰色利益的人,可以让他出具书面文件。这些见不得光的交易,他们是不会也不敢出具书面文件的,问题自然迎刃而解。而遇到那些蛮不讲理、刻意炫耀的人,最好的方式就是嗤之以鼻、避而远之。
当然,在要求别人的同时,我们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注意平等的对待同事和朋友。平等意识体现在每一个细小的行动中,比如说话的语气、开会时的态度、按规定程序工作等。
与平等意识相对应的,就是尊重的意识。如果我上面讲的“平等”是修炼自己的内心,那么“尊重”就用行动来释放自己的“平等意识”。对他人不尊重的例子也很多,比如商场保安、营业员的以貌取人、上级对下级的居高临下,甚至有时候朋友之间的一些问候语,也是对人的不尊重。比如熟人相遇,都会习惯性的问“你去哪里?”。这个问题有时候让人很难受,不愿意回答。所以严格的说,这已经涉嫌打探他人隐私了,是对别人的不尊重。
应该说,一个人只要有平等的意识,有尊重的心态,其言谈举止就会充满魅力和亲和力,让人产生与之深入交流的欲望。在日常工作中,尊重带来的润滑和促进作用举不胜举,一个互相尊重的团队,工作能得到更好的推进。同事之间的配合也更默契,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,这些成本包括很多方面,包括精神成本(如工作愉悦度)、人力成本(如工作效率损失)、物质成本(如工作延误)等等。不仅如此,一个充满尊重与和谐精神的团队,在开展对外合作时,更有机会获得商业机会或合作机会,使企业更具活力。
在肯同集团,我们不仅要求每一个员工用高标准要求自己,做一个高尚的人,内心强大的人。我们也在从制度上不断的创新和完善。比如我们成立的三个委员会,是各个集团下属公司集体决策经营事务的组织,是透明管理、公开决策的体现;计核督查制度、首席记录官制度为建立公平、公正的工作环境提供了保障。最近,公司正在打造的信息化管理平台,将各种工作流程制度化、标准化、数字化,能促使同事之间更好的展开工作,更能形成平等、尊重的氛围。
肯同语录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即使别人自私,我们还是要友善;即使别人蛮横,我们还要讲道理;即使别人懒惰,我们还是要勤奋。”我希望,通过我们的一致努力,使平等和尊重的观念像空气和阳光一样融入团队,使我们的企业更精彩。